首页 > 医美指南 >疤痕挛缩畸形修复方法详解

疤痕挛缩畸形修复方法详解

鸿熙东冠整形网 2025-08-30 02:38:39 0

在日常生活中,疤痕挛缩畸形常常给患者带来外观上的困扰和功能上的障碍。本文将围绕疤痕挛缩畸形的修复方法展开讨论,从病因、适应症、术前准备、麻醉选择、手术方法及术中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。

病因与分类

疤痕挛缩畸形是外科常见病,主要由烧伤、外伤和感染等因素引起,其中烧伤后疤痕挛缩尤为常见。这种疤痕不仅影响外观,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功能障碍,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关节僵直、神经和血管短缩等问题。疤痕可分为稳定性和不稳定性两种。在不稳定性疤痕阶段,由于明显的炎性反应,疤痕呈现充血状态。不稳定性疤痕可能发展为增生性疤痕或转化为扁平疤痕,一般经过1~2年时间后变为稳定性疤痕。在疤痕不稳定阶段,手术治疗效果不佳,因此需待其转化为稳定性疤痕后进行。

适应症

针对疤痕挛缩畸形的修复,以下情况为适应症:

1. 影响功能的挛缩性疤痕,在转化为稳定性后,应及早进行手术治疗。

2. 对眼睑外翻的畸形,应及早进行修复,以预防角膜长期暴露所致的角膜溃疡。

3. 疼痛性疤痕影响功能者,可彻底切除并进行修复。

4. 对易受摩擦和溃疡长期不愈的疤痕,宜早期切除、修复。

5. 暴露部位有碍容颜的疤痕亦宜切除、修复。

术前准备

术前准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
1. 全面询问病史和进行全身检查,了解病人健康状况。如有其他急性疾病,必须在治愈后才能手术。如有慢性疾病,需全面衡量利害关系,慎重决定。

2. 正确预测疤痕切除松解后创面的大小,以便准备充足的皮片或皮瓣。对于大片疤痕,可根据疤痕范围有计划地分次切除、修复。

3. 确定疤痕的深度,以利选择修复的方法。如二度烧伤所引起的疤痕较浅,切除后可用皮片修复创面;三度烧伤所引起的疤痕则较深,切除后肌腱、血管、神经、关节或骨骼均可能外露,必须用皮瓣修复。

4. 检查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,了解病人凝血功能。如有异常,应在纠正后才可手术。

5. 关节部位长期的疤痕挛缩,可造成僵直或血管、神经短缩。术前可先予中药熏洗、浸泡,也可用理疗或牵引,以矫正部分畸形,减少手术的复杂性。

6. 手术区和供皮区的污物要注意清除。对肢体的疤痕,应在术前2~3日用12000的新洁尔灭浸泡,以避免术后感染。

麻醉选择

四肢的手术多选用神经阻滞麻醉(如臂丛、腰麻等);躯干和面、颈部的手术,则多选用全麻(如静脉麻醉和气管内麻醉)。

疤痕的临床类型和手术方法的选择

疤痕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,可将疤痕归纳为轻型挛缩和重型挛缩两大类。

1. 轻型疤痕挛缩:疤痕深度较浅,未侵及深层肌腱、神经、骨骼和关节囊等组织。轻型疤痕又可分为条索状、蹼状及片状疤痕三种。对于轻型的条索状疤痕(如轻度下睑外翻),可采用v-y形成形术的方法修复。蹼状疤痕柔软时,多可用z形或连续z形成形术修复。片状疤痕切除后可直接用中厚或全厚皮片修复。

2. 重型疤痕挛缩:疤痕组织波及深层的肌腱、血管(大动脉)、神经、关节囊和骨骼等组织。修复时,必须根据不同的部位和范围,选用扁平皮瓣或管状皮瓣(皮管)修复。

疤痕挛缩畸形修复方法详解

术中注意事项

1. 应用止血带:手术区消毒和放好消毒巾后,首先抬高肢体,用弹力绷带将远端血液向近端驱回,再于肢体上段上止血带。四肢手术止血带不要过松或过紧,过松或过紧都可能造成不良后果。

2. 创面要彻底止血:手术中遇到大的活动性出血点,可用3-0丝线结扎止血。小的出血点和渗血,可尽量用热敷、压迫的方法止血,以减少结扎线头。也可用电凝止血。

3. 疤痕要彻底切除:疤痕组织要彻底切除,以利于功能的完全恢复和移植皮片的成活。切除的疤痕缘宜呈大锯齿状,避免呈直线形。

通过以上详细的分析和介绍,希望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疤痕挛缩畸形的修复方法,为他们的康复之路提供有益的参考。

郑重声明: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